震旦博物馆活动报名预告 | 【白领之夜】深山之中,以天为春——艺兰与画兰小析
收起
相传孔子以兰为“王者香”,并作《碣石调·幽兰》。《孔子家语》说:“芝兰生于深林,不以无人而不芳;君子修道立德,不为穷困而败节。”兰蕙,以其独特的芬芳与优雅的身姿,被赋予了人格魅力,成为自强不息的君子化身。
屈原继孔子之后再创中国兰欣赏的主题,也将兰花喻成美人、君子。他写道“余既滋兰之九畹兮,又树蕙之百亩”,“纫秋兰以为佩”,“浴兰汤兮沐芳”。进一步将颂美而扬善、忧国而爱民的品质赋予给兰蕙。
春兰,汪字,颜晓军摄
春兰,龙字,颜晓军摄
春兰,包公魂,颜晓军摄
蕙兰,荡字,颜晓军摄
建兰,朱德素,颜晓军摄
建兰,市长红,颜晓军摄
数千年来,孔子与屈原对兰蕙品质的颂扬,成为文人赏兰文化的两大基本方向。空谷幽兰,兰叶春葳蕤,兰在幽林亦自芳。而艺兰之道,历代久盛不衰。相传越王勾践种兰渚山,即今兰亭。后世对兰蕙的品种选择、培植养护、品鉴欣赏,形成了重要的艺兰体系,产生了众多兰谱。兰蕙逐渐从实用层面的“物”,上升为道德精神层面的追求。人们歌以咏之、画以形之,使艺兰遂与画兰同调。
画兰属于中国传统花鸟画,发展到宋代,刻画入微、设色雅致。同时期也是艺兰与赏兰的高峰期。传为南宋马麟所作的《兰花图》,花朵舒展开放,绿叶自然摇曳,构图疏雅天真。
【南宋】传马麟《兰花图》-故宫博物院藏
南宋以降,兰花作为文化象征符号的意味更加明显。兰蕙与松、竹、梅、菊、水仙等清雅秀逸的植物形成了“君子画”题材。水墨画与写意画的表现手法开始流行,于是“墨兰”也成为重要的绘画母题之一,崇尚诗书画紧密结合。
赵孟坚擅长墨兰与水仙,其布局或萧然纵逸,或茂密飘曳。郑思肖的墨兰则茁壮清润、简洁疏朗。赵孟頫以书入画,兰蕙结合墨竹、飞白石。在这些宋元之际的遗民画家笔下,兰花更多地展现出文人幽思,艺术的风格语言也得以大步发展。
【南宋】赵孟坚《墨兰图》-故宫博物院藏
【南宋】郑思肖《墨兰图》-大阪市立美术馆藏
【元】赵孟頫《兰花竹石图卷》-上海博物馆藏
明清是艺兰的总结期,大量艺兰著作涌现,不仅在园艺史上蔚为壮观,而且对画兰有着直接的推动。明清两代,画兰题材的作品有了更为丰富多样的表达,画兰名家辈出。从吴门才子到秦淮名妓,从清初四僧到扬州八怪,这些画家的时代境遇、性格特征及艺术风格都有所不同,于是兰花便在他们的笔下开放出了迥异的气质。无论是工笔、没骨、小写意、大写意,均有杰作呈现。
【明】文徵明《漪兰竹石图》-辽宁省博物馆藏
【明】马守真《兰竹水仙轴》-故宫博物院藏
【清】朱耷《兰花图页》-住友泉屋博古馆藏
【清】恽寿平《建兰图卷》-故宫博物院藏
【清】石涛《兰花图页》-故宫博物院藏
【清】汪士慎《春风三友图轴》-故宫博物院藏
【清】郑燮《竹兰石图轴》-故宫博物院藏
在本期白领之夜讲座中,来自上海博物馆的颜晓军老师将结合自己多年的艺兰经验,以及对艺兰著作的深入研究,与观众分享中国画兰题材的作品。以小见大地梳理兰花为代表的“君子画”题材作品的画理和脉络,一窥中国风靡的赏兰文化及背后的人文精神。
讲师简介
颜晓军
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
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,获学士学位。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书画鉴定专业,获硕士学位。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艺术史专业,获博士学位。2013至2016年,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博士后。现为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,工作于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,从事中国古代书画与碑帖的鉴定与研究。
活动简介
主题:【白领之夜】深山之中,以天为春——艺兰与画兰小析
时间:2021年4月16日 (周五) 19:00-20:00
活动地点:震旦博物馆一楼多功能厅
分享嘉宾:颜晓军
活动流程:
18:30-19:00 活动签到
19:00-20:00 讲座分享
参与方式:活动免费,线下观众需预约,限额75人。
报名方式:本场活动将于4月13日(周二)下午六点准时开启报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