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北京国话先锋】一票两戏,买一赠一|极限克制独角戏:诺贝尔奖作家贝克特《克拉普的最后一盘磁带》+极致反差戏曲实验先锋:芥川龙之介&黑泽明《竹林院》
Hide
Use immediately
极静–>极动
炸裂两个半小时!!
无聊?
不存在的!
一部是戏剧文学的教科书级大作
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塞缪尔·贝克特的人生剧本
无数人奉为经典,中国却无人敢排
一部是以《罗生门》的名字家喻户晓
中国戏剧舞台上演无数次,却鲜有人知晓它真名
被人追捧,但难以揭露幕后真相
这个六一,来国话先锋
一张票,两出戏
形式迥然
风格各异
暗线满满
两个半小时
上篇极端克制的英式荒诞派戏剧经典,带你速览直击每个人生命的哲学命题
下篇疯狂颠覆的东方美学实验戏曲,带你一秒嗨炸,感慨这tm才该是中国人的当代戏曲!
谁说独立戏剧只是卖情怀?
这一场两部经典,让你获得一场人生难忘的戏剧体验!
(18+推荐,未成年人不建议观看哦~)
国话先锋、棱镜戏剧节均已开票
关注来剧团or度剧场公众号,获取最新信息及粉丝优惠!
先锋戏曲实验戏剧《竹林院》
+
大陆首个授权团队《克拉普的最后一盘磁带》
剧目介绍——极致反差《竹林院》
01
一片竹林,三个旁观者/当事人,三个不同主体叙述的故事。
致力于消除艺术形式传统界限——不论是体裁、形式、风格还是国别——的文本、训练体系和创作方法。
《竹林院》是一座巨大的、充满异想而包容的空间,每个人都在进行自己的理解并阐述它,而TA的同伴,或者你,认同的又是哪一个呢?
这是一出历经五年磨砺的戏
240天的艰苦训练,功一天天长在他们身上
240周的潜心生活,对戏剧和舞台的纯熟驾驭不断加深他们的渴望
2024,他们回归,重新把足袋穿在脚上
小说原作-芥川龙之介
将虚构的方式重新引入文学创作之中。着意于吸纳西方现代小说的机制,不受日本独有的话语方式束缚,采用世界都能理解的手法构筑他的作品,芥川龙之介开创了一种新的文风,而在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席(高慧勤,2004.12)。
初代电影-黑泽明
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,日本男导演、编剧、制片人,被誉为“电影界的莎士比亚”。1936年,创作首篇剧本《达摩寺里的德国人》,由此进入了电影圈。第三部长篇电影《罗生门》即获得威尼斯金狮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双料大奖,原著正、取自芥川龙之介的《罗生门》和《竹林中》。
戏剧训练法-铃木忠志
当代世界级戏剧大师,剧坛最具影响力的导演、评论家和思想家之一。他的影响跨越文化和政治边界,着眼于整个世界甚至是全人类面临的境遇问题(张琬琳,2022)。他为人所称道的铃木训练法,是一种“创造出一种规则,使得多民族和文化可以融合在一起并共存”的训练方法。在他的舞台上,不同国籍的演员使用着不同的语言,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讲述同一个故事。
导演-张天
度·剧场创始人,京剧花脸做科6年,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戏曲导演7年,后分别于上海国际表演艺术研究中心(SIPARC)、铃木利贺剧团(SCOT),跟随谷亦安、铃木忠志两位国内外戏剧大师学习戏剧。在他眼中,没有任何一个戏剧工作者以“创造形式”为目的,但他相信,戏曲和戏剧中,外在程式化和内在程式化在向彼此流动融合,中西方传统的界限在逐渐模糊(Samuel Delark,2024)。
这出戏里,杀人的
到底是谁?
剧目介绍——极端克制《克拉普的最后一盘磁带》
02
嘴角微笑的神经内
向瞄准对方的炮口之间
触角敏感地
透明地
隐匿在每一分水域
窗外,根埋下
长出鱼鳍
——改编自诗人童蔚 《章鱼》
“只要你身在这世间感受过孤独,就一定能在这部戏中找到自己。”
——这是读过《Krapp's Last Tape》这部编剧大师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塞缪尔·贝克特的经典文本后的最直接的感受。
《克拉普的最后一盘磁带》是编剧大师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塞缪尔·贝克特的经典文本,被其研究者称为“比《等待戈多》更好的剧本”。
首个普通话版本,首次中国呈现!
来·剧团获得贝克特版权中心高度认可和支持,被授权导演成为中国目前唯一的版权方,在中心的支持下进行创作。
中心亦亲自授权认可导演进行翻译的剧本,首个普通话版本将极具当地性和当下性。
这是一部真实的戏剧
或许你:
没有与家人同住,即便合租也会条件反射地躲开与室友在家中碰面的时机?
或许你:
未婚/不婚,渴望社交但难以遇到知心朋友?
或许你:
挣扎在世俗标准的“应该”和“成功”体系下,未曾或难以找寻自己真正的安全和心灵归属?
或许你:
努力经营自己的朋友圈、微博,对自己生活碎片的记录,你有没有想过,这些……究竟是给谁看的?
回归到这部剧中,你都能感同身受......
《克拉普的最后一盘磁带》概念图|艺术家:张鹏鹏
01
每个人,都背负着20年、30年、40年前的自己行走
本部原作在创作时,正值20世纪五六十年代荒诞派的鼎盛时期。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创了当时许多人的心灵,过去一切的努力似乎都没有意义。在此背景下《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》诞生。
一个人,一些录音带和其中他的回忆或想象,零星的碎片给观众提供了解读的空间。原作品表达俗世的浮华难掩内心的忧愁和孤独,所有的社交也难以让人摆脱最终的寂寞处境,以及人生无意义的主题。突出了“异化”与“孤独”主题,但仍不失其幽默,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后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。
这一主题和当下似乎别无二致。
排练照
嵌套的时空结构,录制者和录制者之间的关系,对这一版崭新的戏剧构作也提出了拷问;
此前唯一的一次在中国、由美国戏剧大师罗伯特·威尔逊带来的演出也有着非常两极的评价...
一次不断打碎再重新生长,痛苦而令人振奋的创作。正如戏剧本身,将生命的逝去和惊喜同时纳入觉知。第一次将这部戏真正呈现在中国剧场当中,它将是一次突破,也会为观众带来一场沉默而震撼的体验。
03
每个人在这部戏里,都将读出自己的影子。
在漫长的与文本接触的过程中,贝克特富有意涵的语言背后,几乎完全相同的文本,却能读出接近背反的人物故事与境遇。
英国戏剧的独特味道,优美的古老戏腔与典雅的俄国文学,年轻的冲动与岁月的沉淀……视觉感受与舞台体验之间的碰撞,极致的沉默,却带来强烈的戏剧张力。安静下来,任你的思绪被零星语句带去不知名的角落,你才能接近一个土地之上完整的生命。每位观众亦将从中描绘出,属于自己的故事。
排练
理想的难以实现、来自比较的压力、漫长而重要的亲密关系结束、长期的独居...录下磁带的,是克拉普,还是你?
雕塑艺
04
“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,我依然不会选择那固定的幸福”
导演与主创团队,历经近6个月的密集工作、剧本改版与编排,终于在金秋与观众结缘,然后在盛夏,携手《竹林院》,同你再度相见。
它们是如此的不同,又如此的协同。
毕竟世界上最相同,又最不同的生物,
就是人类,不是吗?
(7个月前)
(7个月前)
(7个月前)
(7个月前)
(7个月前)
(7个月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