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平常的周天,厦门思明南路人来人往,游人驻足,异常热闹。经过思明监狱门口去南普陀寺进香的游客很多,监狱警卫紧盯着熙攘的人群。
思明监狱大门
9时许,几名身穿长褂、头戴草帽的年轻人带着饼干桶,来到思明监狱探监。看着装扮异常的年轻人,副看守长心有怀疑,下令搜身。长褂下藏着老虎钳,这一命令让周围的空气都紧张不安起来。千钧一发之际,一名年轻人果断拔枪,随着一声枪响,副看守长瞬间倒地!门口扮作卖杨梅小贩的队员见状立即开枪,将站岗的警卫精准击倒;埋伏在人群中的武装队员,拿起事先准备好的钢钳和枪炮,冲进监狱。而武装队伍早已摸熟了监狱的道路门径,火速开展营救。很快,被关押的40余名“犯人”从监狱中冲出,登上在码头等候多时的木船,成功撤离现场。这场劫狱行动,不是出现在电视剧中的惊险情节,而是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福建厦门的破狱斗争。福建厦门思明区的厦门破狱斗争旧址,至今仍述说着这样一段传奇历史。1930年3月为纪念北京“三·一八”惨案,中共厦门市委领导厦门反帝大同盟举行纪念大会,遭到国民党镇压,多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被捕入狱。监狱里生活条件极差,敌人常常刑讯逼供,这些同志面临被杀害的危险。破狱特别委员会经过一个多月的慎密侦察和周密准备,在陶铸领导下,于1930年5月25日上午9时实施了劫狱计划。仅十几分钟,就顺利完成了预定破狱计划,以少胜多成功破狱,且无人员伤亡。虽然概括起来不过寥寥数语,但这场命悬一线、令人惊心胆颤的破狱行动,却比小说还要惊险万分,武装队员随时都面临着被杀害的危险。
为了记录下这一伟大斗争,当时厦门进步青年高云览创作小说《小城春秋》。他说:“我不量力地想用我的生命来写这件党的光辉史诗,写那些死在国民党刀下活在我心灵里的人。”
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,这样一群人,为了党,为了国家,牺牲小我,成就大我。
为信仰无畏,不惧生死。
那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史上的传奇篇章,也在福建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《小城春秋》和同名电影更是让厦门破狱斗争震惊了海内外。
如今,在厦门破狱斗争旧址纪念馆,《小城春秋》被显眼地摆放在展柜里。
这部与《青春之歌》辉映南北的红色传奇,成为了厦门人一个重要记忆符号。
同名电影入选“中国电影90年十大名片”。
11月27日下午15:00,开卷广州第140期,张丰清教授带大家解读经典之作《小城春秋》。
回望这段党的光辉史诗,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启发。
时间:2021年11月27日(周六) 15:00
地点:广州购书中心负一层Newpage外文书店
主讲嘉宾:张丰清
主持人:梁江南
《小城春秋》写于厦门劫狱事件之后,作者深受感触,便以1930年5月共产党领导的厦门大劫狱事件为背景,成功刻画了该时期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,真实地展现了30年代前后的中国革命形势。